好孕妈咪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54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怎样进行新生儿教育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1-5-5 04:23:1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心理研究表明,孩子的教育应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,也许有人感到好笑和可思议,认为是天方夜谭.因为人们把新生儿看成像所有刚出生的生物一样,只不过对光有反映,而对周围的环境没有感受力;他们只需要充足的乳汁,清洁的尿布和温暖的摇床.实际上,新生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感觉很灵敏,具有非凡的模仿和辨别力.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,尤其是喜欢有生命的东西.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在结构上已与成人基本相同,视觉和听觉是婴儿与成人交流的最初渠道.新生儿出生1周,就能辨别出出生之日起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,4周就具有对语言不同发音的辨别力.婴儿出生后的前4周是他们步入生命最有意义的时期.X分娩生产F

  婴儿的微笑和哭声,是一种本能的情绪活动.哭声是身体某种不适的瓜,而微笑则是身体舒适的表现.父母若以脸﹑物忽隐忽现来刺激婴儿的视觉,或以说话声﹑铃声来刺激婴儿的听觉,可以诱发婴儿心理瓜而微笑.这样既可使视觉和听觉得到锻炼,同时也对婴儿最初的智力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.笑是婴儿与人交往的开端.父母也可从笑声中了解婴儿的心理世界,也可以从笑声中了解婴儿的智力发育水平.研究发现,爱笑的婴儿其智力发育水平比不爱笑的婴儿要略高一些.因为不爱笑撄 儿,往往心情压抑﹑感情忧郁﹑不愿意与人交往,热必影响婴儿获得信息,而不利于智力发育.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婴儿的微笑,要让婴儿经常拥有微笑,在欢声笑语中茁壮成长.

  婴儿的教育还体现在对待孩子的哭声.婴儿不会讲话,不能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:是不舒服﹑是不称心﹑还是……而只会用哭声来表达.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哭声有所辨别:有病哭,或无病哭,还是无故哭闹.有病哭闹应及时时送医院治疗.无病哭闹是饿﹑渴﹑尿布湿了,或受冷﹑太热,或衣服穿得不舒服等,经护理或改变就会安静.若是无故哭闹,则不要立即去抱他哄他,否则一哭就抱,久而久之则形成了坏习惯, "哭"成了向大人 "示威"的武器.而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大小特点,去接触他,逗乐他.这对婴儿的智力发育有利.

  心理研究证明,孩子出生后的1--2年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﹑最关键时期.新生儿的大脑已具备了接受外界良好刺激的条件.早期教育从新生儿开始,可使大脑获得足够的刺激,即使大脑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更趋完善,又促使潜在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.因此,孩子从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,可塑性最大,智力潜力也很大.在此阶段父母可身体力行,言传身教,从孩子的生活习惯着手,如饮食﹑睡眠﹑大小便及清洁卫生等方面,严格要求,合理教育,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.值得一提的是,家长以身作则的行为很重要,如夫妻关系﹑邻里关系﹑等人接物﹑礼貌语言等.X过敏性F

  虽然幼儿不懂事,但接受感观形象能力﹑模仿能力都很强,如你张嘴﹑伸舌,孩子也会学你的样子.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小儿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像,在今后的相应时候会自然流露或模仿出来.家长了解了新生儿的行为能力,有利于家长和新生儿的接触和交往,也有利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.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好孕妈咪网

GMT+8, 2024-6-2 02:57 , Processed in 0.038873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